叽叽歪歪

    follow me on Twitter

    李笑来谈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看李笑来(xiaolai.net)的博客有段日子了,收获非常多,这里摘出两篇关于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两篇文章,我是比较认同的

     

    英语学习:怎么做到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

    作者:李笑来

    有读者来信:

    笑来老师您的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听力能力的方法对我帮助很大,我按照您的方法目前读了10篇左右的托福文章,就觉得阅读起来比以前轻松许多;听力也是用您随时带一个耳机听 方法,两个礼拜下来发现托福听力已经很容易听懂了。我还会继续坚持的。这些都是输入,想问您像口语和写作这样的输出该如何提高呢?原来上过您写作课,那个 specific的建议给了我很大帮助。但您那个如何写复杂漂亮句子的方法听起来很容易实践起来相对困难,在写得时候很多单词和句型还是想不起来用,也 不知道该用哪,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写作能力呢?口语方面我想知道如何提高日常口语,达到想说什么都能很轻松流利的说出来的目的。谢谢老师!

    注:上文中的链接是我后加进来的。

    看到这样的来信,总是比较高兴。学习就是这样,真的做了,就肯定会有提高。

    "如何才能更好的提高写作能力呢?"答案是多读、多记笔记、多写、多改。回想一下你是怎样习得中文写作能力的,而后就按着那个过程提高自己的英文写作能力就可以了。问题在于,很多人母语写作实际上未曾认真打磨过,于是外语写作对他们来讲几乎就是空中楼阁。

    "口语方面我想知道如何提高日常口语,达到想说什么都能很轻松流利的说出来的目的。"――呵呵,这是所有学习外语的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尽管貌似很难做到,实际上并不难,方法很简单:

    把自己想说的、想写的,用朴素的、没有修辞的中文记录下来;

    检查一下自己倒底哪里不会说,不会名词动词的就查词典;不知道该用什么修饰的就查搭配辞典(Oxford Collocation Dictionary);

    抽时间复习许多遍……

    至于什么"复杂"的、"漂亮"的句型之类的,不要指望找一本什么书就搞定――事实上,这样的书从来都不存在。每个人的习惯、审美标准不一样,于是,这类东西只能靠自己平时日积月累――速成没戏,想都别想。

     

    突破英语听力的最有效方法

    作者:李笑来

    许多年来,我一直对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名词概念颇有疑惑:听力。"听力"确实是存在的一个东西,然而实际上对语言使用者来讲,所谓"听力"是没必要命名、理解、使用的概念"听力"就是干脆不必理会的一个东西――回想一下自己的母语习得过程,"听力"什么时候单独""过呢?

    母语的"听力"之所以可以自然习得,道理非常简单:听得"足够多"。对母语使用者来说,每天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之外,几乎无时不刻在""――""""""""都多出许多许多倍。(其中""是最少的,这就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最难――无论是对外语习得者还是对母语使用者来说都一样。)

    保守估计,一个正常人每天就算断断续续也有至少10小时的时间在""他的母语。一年就是3650个小时。很小的时候,可能听到了也不见得听得懂, 但是过了15岁,如果他受过正常的教育,那么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听不懂"的了,一直到大学毕业大约2122岁,就是3650 X 22个小时的"听龄"――大约八万多个小时。

    其实,我总觉得学外语时,没必要单独练"听力",即便有些考试比如TOEFL有单独的"听力测试"。只需要像(外语)母语使用者那样天天听、多听就 好了。我自己就从来没有单独可以""过听力,我只是不停地听有声读物。大约从2001年开始,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永远单耳戴着一只耳机"――随时听英文 版的audio books

    我上大学之前(1991年),几乎唯一可以找得到的英语音频资料只不过是"高中英语课本配套磁带"。如果书店里有一些双语读物或者音频资料的话,基 本上99%是没文化的弱智挑出来的所谓"名著"之类――读不懂或者没兴趣读懂的东西,实际上比垃圾还无价值。但是今天这个时代与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大不相同 ――人人都有互联网。互联网上能够找到的英文原版有声书籍是听不完的,种类完整,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听有声书籍的一个重要技巧就是"只戴一只耳机"。两个原因:1) 两只耳朵都戴上耳机之后,跟读就可能"跑调"――就好像那些戴着耳机唱歌跑调的人一样;2) 不影响日常生活的任何方面――如果有人跟你说话,你也听得到,并且还可以暂时忽略audio book;等谈话完毕,又可以直接回到audio book。我的学生中,听我建议的女生居多,很可能是因为她们有长发,上课戴着耳机都不会被发现……

    听有声书籍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做到不知不觉把一本书听上好多遍。我一般都是先找来书精读完毕之后才开始听。"Outliers" audio book下载了之后,直到印刷版拿到手读完之后我才开始听。全书的录音不过七个多小时,一周下来,已经反复听过好几遍。当初Thomans SowellBasic Economics也是反复听了至少10――却没觉得耽误什么事情,随时随地可以听:餐桌上可以听、路上可以听、坐在出租车里可以听、跑步机上可以 ……我刚刚数了一下,七八年之间,我至少用这种方法""""了近一百本书。

    印象中,当初我开始"总是戴着耳机"大约两三个月之后,就突然感觉什么都可以听得清了――有时候听不懂,只是因 为其中的词或者短语不了解,时候差查词典就好了(也是因为这个才养成了先精读后多听的习惯)。其实只需要用两三个月就可以随随便便顺带就可以搞定的事情, 很多人非要用"复杂"的、"有针对性"的所谓"方法"把自己搞傻――真不知道为什么?

    至于如何找到自己想看、想听的书,我写过一个帖子,不妨去看看:轻松搜索电子书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